除塵系統在敘述排放達標是否達標中就會提及林格曼黑度,林格曼黑度是什么?一般不涉及行業內的很少知道。林格曼黑度指的是排放煙塵的等級,用目測、圖表、儀器等設定煙塵的排放等級,也是布袋除塵器除塵效果的表現。一旦煙塵超標就表示布袋除塵器內的除塵布袋不同程度的發生破損的現象。下面我們就具體的林格曼黑度做一下介紹:
19世紀末法國科學家林格曼將煙氣黑度劃分為六級,其標準形式由六個14×21cm不同黑度的長方形小塊組成,其中除白、全黑分別代表煙氣黑度的0級和5級外,其余4個級別是根據黑色條格占整塊面積的百分數來確定。在白色的底上用黑色的小方格表示,白色面積為100%時為0級,當黑色面積為20%時為1級,黑色面積為40%為2級,依次類推,60%為3級,80%為4級,100%為5級。以上評價煙氣黑度的圖,稱林格曼煙氣黑度濃度圖,其六個級別稱林格曼級。
法國農業工程師邁克西米連•林格曼(1861~1931)在他 的拔河實驗中注意到,當拔河的人數從1個人逐漸增加到一群人時,集體的力量并不等于個體力量的總和:當增加到3個人時,力量僅僅相當于兩個半人的總和。也就是說,在集合的過程中損失了半個人的力量(1+1+1=2.5);當增加到8個人時,集體的力量竟然已經僅僅相當于大約4個人的總和(1+1+1+1+1+1+1+1=4)。林格曼的實驗結果顯然違背了加法的基本定律,個體的力量在集合的過程中流失,而且是人數越多流失越大!雖然從表面看,仍然是“眾人拾柴火焰高”和“人多力量大”,但實際上卻存在著巨大的浪費和損失。林格曼由此得出結論:當人們參加社會集體活動時,他們的個體貢獻會因人數的增加而逐漸減少,林格曼將其稱之為“社會性偷懶”。從此,這個實驗結果就稱為林格曼效應。
![]() |
滄公備:13090002006081
![]() |
![]() |